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聚合物驱后仍可大幅提高采收率

    专家表示,这标志着老油田在实施聚合物驱油后,仍能大幅提高采收率。

    旧钥匙遇到新锁头

    在胜利油田,聚合物驱油已成为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技术,十几年来,已累计增油1620万吨。这种技术,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,以提高原油采收率。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成熟,是该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发展史上的传奇。

    但是,任何技术都不可能一劳永逸,聚合物驱油技术也不例外。目前,胜利油田实施聚合物驱后的油藏采收率一般为50%,也就是说还有50%的原油储量滞留地下。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的不断推广,类似资源量仍将不断增加。

    但是,聚合物驱后油藏已是高采出程度,含水也接近极限值,并且这些油藏非均质性更强,剩余油分布更零散,用常规井网调整、二元复合驱等方法开采,潜力非常有限,亟待寻求一种新的更有效的驱油技术。

    放眼国内外,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很少。加上胜利油田油藏温度高、地层水矿化度高、原油黏度高等苛刻的油藏条件,科研人员面临重重困难。在不断摸索积累的过程中,一种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进入了他们的视野。

    新型驱油剂“G”浮出水面

    复合驱,即“聚合物+助剂”的复合驱油技术,对胜利科研人员来说并不陌生。三元、二元复合驱都曾经在油田三次采油中大显神威。这种复合驱油体系驱油效力强,但在聚合物驱后油藏,这些体系的扩大波及能力依然不能满足需求。

    在复合驱油技术中,助剂的基本特点是堵水不堵油,可以利用它挡住非均质油藏中的水,并将水逼向含油孔隙,把油赶出来。从2003年开始,科研人员经过无数次试验,发现一种名为“体膨体”的颗粒可以遇水溶胀,能够起到封堵作用。但是,这样的颗粒注入地下后,不能运移,只能在近井地带封堵,驱油效果不理想。

    又经过多年的探索,一种新型的颗粒状驱油剂“G”浮出水面。正是得益于这种小小的颗粒,科研人员建成了“PPG+表面活性剂+聚合物”这一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。

    “PPG”遇水溶胀,具有较强黏弹性,像果冻一样,遇孔能堵,将水逼向含油孔隙,进而扩大波及体积;施加更大压力,它能改变自身形状穿越孔隙,随着液体的运移,发挥驱油作用。

    这种“固液共存”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,收到了既能封堵又能驱油还能洗油的多重功效,有效解决了聚驱后油藏的强非均质性问题,实现了驱油体系的飞跃。目前这种体系设计在国内外均属首例,已分别申报中国、美国发明专利。

    非均相复合驱从室内走向矿场

    2008年,集团公司在胜利油田开展“孤岛中一区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”项目,有力推动了非均相复合驱从室内走向矿场试验。